兹理

玉父赋倦壳轩韵得壳字

今弟岩壑姿,问道困南朔。 归来敞蜗牛,真成倦龟壳。 曲肱梧桐影,日夜洞庭乐。 谁何艺根本,岁久栖鸑鷟。 静言人间世,变化如风雹。 笑语尊俎同,兹理要商榷。 时不与人游,安燕正当学。
收藏 洪朋《玉父赋倦壳轩韵得壳字》
复制 洪朋《玉父赋倦壳轩韵得壳字》
类型:

汉瞻自洞庭先归诗以志别即次见赠原韵

兼旬索句添穷忙,草根唧唧虫鸣霜。 尚惭皮陆作唱和,敢与李杜争光芒。 君诗尽纳三万派,山骨??波洋洋。 登坛欲来执牛耳,取径故险回羊肠。 林深雾黯蓄幽气,虹见雨霁开晴光。 吟从舌端作倔强,写向纸面生低昂。 稍嫌工迟似司马,容我笑傲林泉帝。 忆初弭棹同卧起,明朝联臂登高冈。 穿松踏石困俯仰,攀跻中道多徊徨。 奇峰忽拔二千尺,快剑磨出莲花铓。 耸身侧足狂叫绝,生平奇境得未尝。 三湘七泽旧虽到,却溯洲渚搴孤芳。 黄金荒台感燕士,画栋高阁悲滕王。 十年浪走痴已极,游踪脱略失故乡。 星埃大笑一回首,摄衣才谒三高堂。 所嗟筋力就疲惫,渐遣兴趣成颓唐。 眼前又当摇落候,蒹葭露白秋苍苍。 不知此中有何乐,对尔意气还飞扬。 男儿生涯志未豁,善刀合学疱丁藏。 百觚醉汲邻叟瓮,一枕倦寄高僧房。 得道在先成佛后,兹理反覆天应偿。 逢人但拜孟东野,去我独惜张文昌。 扶筇缥缈有夙约,肯计盎底无余粮。 风波冲冒总为此,子今束书我亦将。 行当长谣答黄竹,不尔妙曲赓红桑。 郁郁谁能耐离索,空楼夜雨思连床。 年来万事经眼见,穷达竟分姜与汤。 旧游如梦那可说,只有末路堪评量。 名山业岂异人事,慎勿屑屑耽词章。
收藏 查慎行《汉瞻自洞庭先归诗以志别即次见赠原韵》
复制 查慎行《汉瞻自洞庭先归诗以志别即次见赠原韵》
类型:

武冈东塔寺见柳柏数株

形类何纷糺,耳目亦难悉。 炎方气候殊,草木更杂出。 曾笺柳柏名,于焉辨其实。 两树合成身,贞心而脆质。 袅袅亦森森,凉月徘徊入。 拜舞低趁风,阴翠凝如湿。 莺燕弗错投,鸾凤肯妄集。 我来古塔畔,寻思久伫立。 岂抱衰季心,不敢倚孤直。 弄姿霜霰中,兹理谁能测。
收藏 凌义渠《武冈东塔寺见柳柏数株》
复制 凌义渠《武冈东塔寺见柳柏数株》
类型:

西厓自编修改授刑垣三首 其三

事外易持议,引喙多激昂。 设身处局中,唯阿无一长。 其或好生风,沽名事矜张。 快心挟盛气,一往不自量。 斟酌二者间,得失恒相当。 语默固有道,因时蹈其常。 先生熟古今,兹理固细详。 刍荛述所见,幸恕狂言狂。
收藏 查慎行《西厓自编修改授刑垣三首 其三》
复制 查慎行《西厓自编修改授刑垣三首 其三》
类型:

送范起之赴海盐州判分得一字

乔木留高阴,多君富儒术。 分符佐海郡,不减江左逸。 眷兹乡党彦,饯祖宾筵秩。 此邦足鱼盐,利自氓庶出。 愿言问凋瘵,惠化均所恤。 万物适生意,兹理在得一。 维时青春深,鸟语桑间日。 怀君郁素袍,返轸守蓬荜。 倘寄云中书,飞鸿及秋律。
收藏 马臻《送范起之赴海盐州判分得一字》
复制 马臻《送范起之赴海盐州判分得一字》
类型:

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四时冬复春,造化一机会。 朔风空草木,馀蘖犹病醉。 梅花于其间,居殿复居最。 三春在何许,不在粉须外。 我尝玩兹理,若决江河沛。 冰壑卧寒松,雪岭立老桧。 见命谓受独,落落一二辈。 有此不改节,不与世同嗜。 抱贞开化元,此花而已矣。 整刷此精神,寸草亦生气。 嗟嗟迷复者,胶轕随寤寐。 萌檗寻斧斤,岂知七日至。 击壤咏天根,巧历不能计。 持以印梅花,无语独叹喟。
收藏 杜范《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复制 杜范《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类型:

濯缨堂

吾闻古君子,无入不自得。 身穷道不穷,兹理甚不惑。 双溪本沧浪,魏公亦孺子。 有歌人不闻,时无圣人耳。
收藏 张诩《濯缨堂》
复制 张诩《濯缨堂》
类型:

铁柱引

豫章古城牙城南,何年凿井置铁柱。 井深江通没不见,时寒水涸始一露。 玩之非石亦非铁,孤立差牙若枯树。 人言旌阳锁水母,此语荒唐奚所据。 或云藉此压江涛,兹理或有谁者劳。 顾今伏腊尽奔走,归美真君瑶殿高。 金灯翠旗日来御,雕阑玉槛围周遭。 俗论纷纷不须辨,秋风日暮尘满县。
收藏 李梦阳《铁柱引》
复制 李梦阳《铁柱引》
类型:

江陵令张景常万卷堂

民生结绳初,异宇本同体。 谁令四目翁,破肉作疮痏。 龙龟出河洛,兹理固天启。 张侯瑚琏姿,高步轶前轨。 买书费千金,充屋未云已。 六经滀溟渤,百家杂原委。 中流涌千波,举体惟一水。 参前有真趣,万古一凭几。 毫端吐奇芬,溢目丽纨绮。 微言窥圣域,妙应期得髓。 默坐筌蹄忘,斯文亦糠秕。
收藏 杨时《江陵令张景常万卷堂》
复制 杨时《江陵令张景常万卷堂》
类型:

题吴子和山水

今代高人张师夔,茧纸画出紫阳诗。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闲支颐。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 牛渚天昏神鬼出,龙门雷动鼋鳌移。明朝起视天宇净,金盘高挂扶桑枝。 云收浪息非昨梦,树色山光如旧时。乃知穹壤间,神明有如斯。 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陆风涛自险巇。紫阳之仙去我久,兹理明明知者希。 秦川吴子和,读书见天机。喜得此画邀我题,嗟我倦游材力衰。 大江长淮动千里,似此几回亲见之。行年五十未闻道,径欲从此栖武夷。
收藏 张以宁《题吴子和山水》
复制 张以宁《题吴子和山水》
类型: